小说旗 - 言情小说 -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37

分卷阅读337

    实则精明,心里多了两分喜爱。又见这孩子知礼懂得进退,心里更加欢喜了,但自己女儿年纪比常二郎大了一岁,又有些惆怅。

明朗安慰了胡老爷几句话,带着孩子们回荣定县去了。

回来了之后,明朗先跟婉柔说了这事儿。

婉柔是女人家,于这上头想的更多一些,“官人先莫急,我去问问阿娘的意思,这常二郎的媳妇以后要和meimei做妯娌的。”

叶氏听说之后陷入了沉默,等晚上问了两个儿子,“胡家三姑娘品性如何?你们meimei一向老实,从不与人争嘴。”

明朗想了想,“儿子在胡家,并不与三姑娘说话,见她日常只是跟在胡太太和胡家两位奶奶身后cao持家事,想来是个能干的,再多的儿子也不知道了。”

明盛立刻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起来,“阿娘,胡家三姑娘性子和meimei不大一样,meimei温和,三姑娘爽利,但都是讲道理的人。阿娘看看咱们家,大嫂温和,婉柔性子泼辣一些,我看她们妯娌二人到处的很好。当然,我整日不在家,看到的只是表面,阿娘应该知道的更多一些。”

婉柔斜眼看了他一眼。

叶氏笑了,“你说的有道理,常家要娶什么样的小儿媳妇,咱们也干涉不了。如今有合适的,帮着说一说,成不成看天意。”

玉茗在一边附和,“阿娘,meimei看着性子温和,实则内里有主见的很,倒是和阿娘有些像。”

叶氏点头,“是的,你们jiejie外表看着刚强,实则内心柔软的很,兰香倒是恰好相反。若是说了胡家姑娘,中间连着他们兄弟,想来倒不会太难相处。这也是我的私心,总想找个性子柔弱一些的给她做妯娌。”

明盛笑了,“阿娘,若两个人都是软蛋,常家太太要哭了。”

这话说的一屋子人都笑了起来。

过了几日,叶氏给常太太下帖子,邀请她过来玩耍。

常太太收拾的利利索索的,带了礼物到韩家来了。

两亲家母寒暄了许久,叶氏又留常太太在家里吃晌午饭,一群女人们热热闹闹的说笑。

等吃了饭之后,叶氏才把胡家的事情略微提了提,“不瞒亲家母,我并没见过胡家三姑娘,是我两个儿子都说好,我才起了这心思。胡老爷和我大儿媳娘家亲爹是至交,人品自然不用担心。他一家住在府城,父子三个虽说没有做多大的官儿,也都在衙门里有份正经的差事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。只一样,胡老爷爱读书的孩子,总想给三姑娘找个读书郎,就把孩子给耽误了,今年都十五了,比二郎还大一岁呢。”

常太太并没有一口表态,“多谢亲家母惦记我们二郎,好姑娘谁不喜欢呢,一岁两岁的倒不用在意,只是我得回去跟我们当家的商议商议。”

叶氏点头,“那是自然,二郎的亲事不能草率。我也想他能说个好媳妇,以后和我们兰香和睦相处,亲家母也能少cao些心。”

常太太赶忙奉承道,“要是能和兰香一样懂事能干,那我做梦都能笑醒了。”

在韩家吃了顿饭之后,常太太带着丫头回家去了。常家虽说住在乡下,离县城其实不远,赶的紧一天可以跑两个来回。

常太太回去后就把这事告诉了家里人,常二郎顿时明白了,那一日去胡家,估计就是给胡家人看的,难怪他总觉得四处有人盯着他,害的他一丁点错都不敢犯。

常太太问常老爷,常老爷在屋里踱步,“人家倒是不错,父子三个都在府城衙门里有差事,说出去也体面。姑娘大一岁倒无妨,进门就能开枝散叶,就是不知与二郎能不能合得来。”

两口子把常二郎叫去问,常二郎涨红了脸,“阿爹阿娘做主便是,不用来问我。”

常老爷问他,“姑娘比你大一岁,你可嫌弃?”

常二郎小声回答,“阿娘不也是比阿爹大两岁?”

常老爷对着他屁股踢了一脚,“连你老子也编排了!”

常太太也问儿子,“你自己有没有可心意的?若是有,赶早说出来,我们也好替你做主。若是你自己没有合心意的,你年纪也到了,我们就要替你做主了。”

常二郎红着脸摆手,“没有没有,儿子整日读书,并没有见过谁家姑娘。”

常老爷坐下了,“你若没有,我们就替你定下了。这倒好,你们兄弟两个先生,前头的先生替你大哥保媒,现在的先生替你说媳妇,我和你阿娘倒是省心了。”

既一家人都不反对,常太太转天又来拜访叶氏,求叶氏在中间保媒。

有韩家在中间牵线,常家和胡家很快定下了亲事。

一眨眼,泰和要满一周岁了。

搬到县城这几个月,黄茂林四处走动,也认识了不少人,梅香也和附近的街坊们混熟了。

此次泰和满周岁,正好是个契机。夫妻二人广发请帖,邀请众人来参加儿子的周岁礼。

自来人情走动,总有一方得主动开破冰之旅,后面才能越走越热闹。

新宅子够大,置办酒席足够了。黄茂林去相熟的酒楼里请了个大师傅回来做酒席,席面上需要的东西,梅香提前都预备好了。

一周岁的泰和已经能听懂了一些话,虽然还不会走,但却爬的飞快,屋子里再没有什么地方是他不能去的。

正日子当天,各路宾客纷纷来贺,按照时下县城里的正常走礼水平,送了贺礼,黄茂林让人一一记清楚。

除了县城里的人,老家那边也来了一批人,杨氏带着黄茂源一家子也过来了。

一样的流程,一样的热闹。

等办完泰和的周岁礼,日子越发热了。每到中午,那外头的太阳都能把人烤化了。早晚虽说凉快一些,也是蒲扇不离手,就这还动不动一身汗。

梅香自来苦夏,有些不思茶饭,泰和又没断奶,她的日子就有些难熬。

黄茂林心疼梅香,不让她再出门,让王mama等人每日多做些消暑的东西吃,什么西瓜、绿豆汤每日都有。

除了这,黄茂林还花大价钱从县里富商家里每日买些冰回来,虽然只有一盆,也能解一些暑气。

梅香头一次见到夏日里的冰,忍不住惊奇,“这么热的天儿,这冰块儿如何能存得住?”

黄茂林告诉梅香,“他们家里有个冰库,挖在地下,冬天采了冰存起来,夏日把冰库的门封好,也化不了。除了自己家里用,每年夏天还能挣一笔呢。”

梅香忍不住咋舌,“这得花多少钱呀!”

黄茂林笑了,“也就是在咱们县城,有个小冰库还稀罕的很,我听说在省城和京城,富贵人家都有这东西。夏天的时候,屋子里摆一盆,那风吹进来都是凉的。我还听说那些皇亲国戚,夏天弄个凉亭,四面都是敞开的,都放了冰盆,那凉气隔着纱布吹进凉亭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