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说旗 - 言情小说 -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12

分卷阅读312

    一起炖着吃,留一些rou,还可以包羊rou包子。”

黄茂林点头,大声叫细月,“好生看着你们大奶奶,我出去一趟。”

说完,黄茂林又问梅香,“除了羊rou,还想吃什么别的东西?”

梅香歪着头想了想,“暂时想不起来,等我想起来再跟你说。”

黄茂林笑着进屋拿钱,带着贵仁一起上街去了。

他把集市转了个遍,买了一条上好的后羊腿,回家的路上遇到熟人吴掌柜。

吴掌柜打趣,“黄掌柜,这不年不节的,倒吃起羊腿来了。”

黄茂林也不瞒着人家,“屋里人有了身子,前些日子一直不思饮食,今儿忽然说要吃羊rou,可把我喜坏了,先买回去再说!”

吴掌柜连忙道喜,二人别过。因是邻居,吴掌柜还让吴太太送来了一条鲤鱼给黄大奶奶补身子。

梅香收了吴太太的鲤鱼,把吴太太引进堂屋一起说闲话。

吴太太年过四旬,家里已经娶了儿媳妇了,这几年修身养性,性子温和的很,与梅香说了许多养胎的闲话。

张mama把羊腿剁了,先略微煮了煮,用清水洗净杂质和浮油,下锅略微炒了炒,加水炖,等到快熟的时候,加了许多胡萝卜丁,一起煮了小半锅。

除了炖羊rou,张mama把那条鲤鱼也做了,炒了一盘白菜豆腐,一盘腌辣椒和香豆腐丁,凉拌了一盘菠菜花生米。

梅香让细月盛了一大碗炖羊rou送到隔壁吴掌柜家里,吴太太还回了一些自己家晌午吃的菜。

梅香说是想吃羊rou,等到吃饭的时候,又净捡着胡萝卜吃。那胡萝卜浸满了羊rou汁,味道倒是不错。至于那一大盆羊rou,梅香只略微吃了两口。

黄茂林知道妇人有了身子燥性大,把那凉拌菠菜给梅香夹了一些,又把那条鱼尾巴夹到梅香碗里。

梅香赶忙拦住他,“我自己来,你给我夹这么多菜,我若不吃了岂不白费了你的心意,我若吃了,一来撑的慌,二来养大的胃口,后面孩子太大可不好生。”

黄茂林立刻停住了,“你不要勉强,吃多少算多少,剩下也不妨事,家里小猫小狗多,再不济,给我吃也行。”

小饭桌上只有两口子和青莲,说话随意的很。

梅香这回有了身子之后,黄家这边更加重视。黄炎夏出了钱让杨氏买了许多吃食送了过来,杨氏自己还另外准备了许多新尿布以及几身小孩子穿的新衣裳。

梅香也不拒绝,她知道杨氏如今有些惧怕自己算旧账,收了她的东西,也省得她胡思乱想。

对于杨氏和闫氏,黄茂林反倒不像梅香这样耿耿于怀,还特意劝梅香,“我已经长大了,不必再去计较以前的那些小事情,她一个没见识的妇道人家,也只能在鞋底和簪子上做做文章。闫氏那个婆娘被你打了一顿,我的气早就消了。反正咱们也不与杨家来往,看在茂源和meimei的份上,对阿娘,大面上过得去就行。”

梅香看向黄茂林,“当家的果真大气,我佩服你。我心眼小,谁得罪了我,我要记恨好久的。我阿爹刚死的时候,阿奶和大伯苦苦相逼,我到现在还记着呢。”

黄茂林笑了,“怪不得前一阵子你看到韩明全不搭理他。”

梅香哼了一声,“我大伯娘觉得如今我们过得千好万好,就该饶恕了他们?想得美,我不找他们算账,是我宽宏大量,并不代表我就要和他们交好。不光是我,阿娘和两个弟弟那里我也再三交代,不许和大房交好!”

黄茂林哈哈笑了,“谁家出了门子的姑奶奶都没你权利大,娘家人都听你的!”

梅香抬了抬下巴,“这些体面都是我自己挣来的,你不服气?”

黄茂林立刻服软,“我服,我服!”

除了杨氏和红莲,其余唐氏婆媳并莲香等人,先后来看望梅香,倒让梅香有些不好意思。

日子慢悠悠的过,梅香安心养胎,带着女儿玩。

等过年的时候,梅香的胎象彻底稳了,不再整日拘束在家里,天天带着女儿出去串门子。一会儿去娘家,一会儿去隔壁黄茂源家,或者去莲香家里。

家里的生意全部是黄茂林在cao持,有大福和贵仁做帮手,梅香连油坊的事情都不管了。整日吃喝玩乐,好不快活。

黄茂林愿意纵着她们娘俩,要不是梅香身子不能走远路,他还想带着妻儿们去县城耍一耍。平安镇虽说比以前发达多了,比县城还是差远了,连个听戏的梨园都没有。像样的银楼也没有,只有个刘家铺子,如今虽然开始卖一些金器,做工质地都让黄茂林看不上眼。

梅香倒是不在意这些,她只要过的畅快就行。

叶氏见女儿过得舒心,心里也跟着高兴,但愿她此生一直这样平安顺遂。

大女儿终于过上了舒心日子,两个儿子也中了举人,等明年秋天,张三姑娘满十六了,也可以进门。再翻一年,小女儿也要出阁了。

叶氏觉得日子真快,一眨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。

自办完酒席之后,明朗兄弟二人这些日子专心在家读书、侍奉母亲,把前面几年不在家人身边的遗憾都弥补过来。

才过完元宵节,正月十九的上午,韩敬博突然让人来传信,请叶氏及明朗兄弟二人即刻去县城。

母子三个到了县城之后,韩敬博夫妇亲自接待他们。

才进门,韩敬博先给叶氏行礼,“因事情紧急,惊扰三嫂了。”

叶氏连忙回礼,“四弟不必多礼,你一心为了咱们韩家,我岂有袖手旁观之理。”

众人一顿厮见之后,也不分男女,一起进了韩敬博的书房。

李氏给大家上了茶水,先退出去了。

韩敬博直截了当,“三嫂,县丞大人年前就出发进京赶考去了!”

叶氏有些发愣,明朗和明盛却听懂了。

韩敬博喝了口茶,“三嫂不懂没关系,我只是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。县丞大人这几年搭上了上头的关系,此次春闱若能得中,必定要授正经官职,就算名落孙山,怕是也会离开荣定县。这县丞一职,我们可以争一争。”

叶氏听说涉及到官场的事情,摇了摇头,“四弟,我一个乡下妇道人家,哪里懂这些,你只与他们兄弟二人商议就好。”

韩敬博继续开口,“我与张县尉合计过了,县丞一职,朝廷有律法规定,非得有举人功名才行。荣定县也不是什么大县,县丞职位只是个从八品,别说两榜进士,同进士都看不上,一般都是本地或附近州县的人担任。这也是朝廷为百姓着想,县令用外地人,下面县丞等职位用本地人,防止一家独大,百姓受苦。县丞大人长子也有举人功名,但他家已看不上荣定县这块小地方。明朗兄弟二人新晋举人,由我和张县尉使力,再走一走县令李大人的路子,